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,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,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,一幅古今辉映、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徐徐展开。
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、文明薪火代代相传,新时代新征程上,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,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。
保护: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
2022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,自迎薰门步行入城,登上城墙俯瞰全貌。
"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,也属于子孙万代。"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给人以启迪。
秉持着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,在地方考察时总是不忘调研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,反复叮嘱要把文化遗产保护好。这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强烈的历史担当、深沉的文化情怀,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。
在古都北京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"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"。重回福州三坊七巷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"对待古建筑、老宅子、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、尊崇之心"。
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,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。76.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、1.08亿件/套国有可移动文物,星散在中华大地上、绵延于岁月长河中。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所蕴含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不可估量。
我们要以"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"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心怀敬畏,精心守护,把历史文化遗产完整交给后人。
现代化进程中,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、继承与发展的关系?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直面的问题。
习近平总书记要求:"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,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。"
统筹好保护与发展,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、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,既要改善人居环境,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,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
让城市留下记忆、让人们记住乡愁。越来越多历史文化名城走向整体保护、全面保护,历史文化街区更多采用微改造的方法,下"绣花"功夫……在城市肌理与乡土脉络中,看得见岁月留痕,留得住文化根脉。
既要保护好物质文化遗产,也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我国是非遗大国,从传统技艺到传统礼仪、节庆,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。
潮绣、潮瓷、潮剧、潮州菜……古城潮州拥有丰厚非遗资源。2020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,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,积极培养传承人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。
非遗保护,关键在人。目前,文化和旅游部认定5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,各省区市公布1.6万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。他们身负各式绝活,在城市、在乡间心无旁骛、坚守匠心。与此同时,我们乐见非遗课程走进更多学校,培养青年人才,为非遗保护注入青春力量。
传承:让文物说话、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
"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,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"2023年9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,叮嘱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,统筹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。
文脉与水脉相连。千年水脉流淌至今,是因为有一代代人的持续呵护和接续建设。当代中国作为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,也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,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,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。
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"让文物说话、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""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,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、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",为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指明方向。
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,要始终让文物说话,让历史说话,让文化说话。
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,一幅幅图片、一件件文物,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。
2021年,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"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"。
文物不言,自有春秋。通过历史文化遗产,人们见证历史、以史鉴今。只有不断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,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,将它们背后的中国历史、中国文化更好呈现出来,拓展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渠道和深度,才能令文明薪火生生不息。
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,不仅要传承遗产本身,也要传承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。
静静伫立千年,莫高窟见证文明沧桑。2019年8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,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价值理念、道德规范等,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、文化胸怀,不断坚定文化自信。
物质有形,精神不朽。在甲骨书简上感受"弦歌不绝"的传承,在经史子集里激荡"经世致用"的情怀,在水墨丹青中品味"宁静致远"的风韵……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丰厚精神财富,越能从中汲取精华和智慧、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,就越能在更高层次礼敬中华文明、延续文化基因。
更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,还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。
"盛世修文,我们这个时代,国家繁荣、社会平安稳定,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,要把这件大事办好。"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的一席话,发人深省。
文以载道,以文化人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,到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,再到《中国国宝大会》《唐宫夜宴》等电视节目的涌现……新时代以来,我国着力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。当传承历史文脉成为社会共识,当越来越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,我们的瑰宝才能所托有人、代代相传。
利用: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
因瓷而生、因瓷而兴,千年瓷都景德镇在泥与火的交融中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,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。
如今,古老的景德镇正以独特的方式焕发新意:老瓷厂变身创意街区,文化艺术新地标接连涌现,来自各地的"景漂"在这里聚集……
"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更需要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。"习近平总书记指出。
这就要求我们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。
2020年9月28日,考古这门略显高冷的学问,走进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。
"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,必须保护好、利用好。"习近平总书记说。
神州大地,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,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、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。面向未来,要继续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、整理、阐释工作,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,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、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,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。
红色、绿色、蓝色……飞针走线五彩缤纷;绣、插、点、挑……制作手法千变万化。苗族手工技艺苗绣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。
"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"。2021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说,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,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,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、传统文化,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、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。
如今,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漫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,评弹声声婉转雅致,苏绣、宋锦、缂丝等非遗匠心独具,游客可在此沉浸式体验"食四时之鲜、居园林之秀、听昆曲之雅、用苏工之美"的"苏式生活"。
别具匠心的考古盲盒,让人舍不得品尝的文创雪糕,文旅融合的深度推进……今日之中国,"文博热"火爆、"文创风"劲吹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。继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,中华文明日益彰显出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、创造力、凝聚力、影响力。
展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,站立在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地上,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,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,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。
(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周玮、王鹏、徐壮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1月31日 02 版)
相关报道:
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
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
"两个结合"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
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
坚定文化自信 巩固文化主体性
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
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
评论
发表评论